翁城日记 84
2023-01-31 10:52:58    金羊网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资料图)

2023年1月24日 星期二 茂名

是日也,气温骤降。

天风四起。

上午围炉烧烤。炉子里边放了碳,碳上是铁丝网,然后再把番薯、芋头、甜薯什么的,置其上。不时翻几下,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吃了。

晚上继续围炉夜话。炭火烧得通红,却不激不厉。外面天正寒,里面更觉温暖,很开心。聊着聊着,人打起瞌睡来。这样的状态是特别好的。

中午去了一下市区,和同学们吃了个饭,接着打了一下拖拉机。打拖拉机的好处是可以让人很放松。

一天就这么过了。很想去看两场电影,《流浪地球2》《满江红》。一看,观影位置不太好,按兵不动。

白天有空时,就听听喜马拉雅里的《资治通鉴》原文。今天讲汉孝武帝时事,其中某些说法,对理解一些国家的枪支文化,有帮助。

如吾丘寿王难公孙弘:“愚闻圣王合射以明教矣,未闻弓矢之为禁也。且所为禁者,为盗贼之以攻夺也。攻夺之罪死,然而不止者,大奸之于重诛,固不避也。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窃以为大不便。”书奏,上以难弘,弘诎服焉。

理解中国文化、中国现实,要跟中国的历史进行链接。这是捷径,也是根本途径。

很多时候,我们强行用西方的观念、理论、框架来套中国现实,难免会发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状况。

还是要回到原初,回到原点,回到原典。如此,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对中国乡村的理解,可能会深刻些。

冯友兰先生在论说百年前“中西之辩”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不是西方侵略东方,而是现代改造古典、中世纪(大意)。

现代和古典,不应该完全是你改造我,或者我必须顺应你的关系。也许在西方世界的语汇里边,不一定会有类似奇怪的说辞。现代一定离不开古典。现代也不一定就比古典进步。

我们在翁城的行动,依然摆脱不了“古今中西”这四个字的困扰。一百年了。这是我们内心的极度困难,也是我们推进计划的文化动力。

来源 | 金羊网

责编 | 刘以杰

标签: 中小微企业融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