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大结局的电视剧《向风而行》点燃了很多人的“民航梦”,真实的飞行员、乘务员、地服平常工作是怎样的?东航安徽分公司新入职的蓝天“萌新”们正坚守在春运岗位上,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旅客与家人的团聚。
飞行学员王磊正在做起飞前准备。
(资料图)
飞行员:
执飞前各种准备不能有任何遗漏和差错
机坪上,飞行学员王磊正在进行航前检查。在他身后,合肥机场一架接着一架的飞机起飞降落,地面上摆渡车马不停蹄地运转着,一片繁忙。
对王磊来说,春运意味着排班变密集,从最初的一个月几班变成现在一周多班。平常还要熟悉各种机型、理论知识,还有公司的运行手册、法规等。
每次执飞前一天,飞行员就要进行线上准备,进入飞行网答相关测试题,查看第二天的航路信息、机组人员、天气状况、航路风险等。起飞前,飞行员一般会提前100分钟到达机场,进行签到、酒精测试、领任务书、签派讲解、机组会议、乘务协同,之后是进场、过安检等,上飞机还要做好驾驶舱内的各种航前准备、绕机检查、签油单等,整个流程非常繁杂,不能有任何遗漏和差错。
春运期间,运行工作同样也面临着很多挑战,1月13日,合肥出现了罕见的大雾天气,导致大面积的延误,直到当天下午2点才陆续有飞机离港。面对恶劣天气,王磊和同事们与客舱、地服以及各部门高效配合,致力保障旅客的平安出行。
戴李雪迪正在帮助旅客值机。
乘务员:
半个多小时衬衣早已黏在了后背上
《向风而行》“最美乘务长”艾佳很出彩,从言谈举止礼仪到客舱业务能力,再到领导下属、安全意识、各项逃生技能,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真正合格的乘务长该具备的形象素质。
“您好,麻烦找到座位的旅客将过道让一下,谢谢!”飞机上他挥着手穿行在拥挤的人群中,尽管客舱内温度适宜,他的汗水还是滑过脸颊滴落到地上。“小伙子,人挤成这样,前面也过不去,你站会休息一下吧!再说你穿成这样,这样干活多累啊!”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家微笑着说。“老人家,保证你们在旅途中安全、尽可能舒适是我们的职责,再说我要不穿制服,你们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还找不到我了呢。”
1月7日早上7点,合肥飞往哈尔滨的航班是东航安徽分公司客舱服务部鲍睿服务的第一个春运航班,廊桥上、客舱里排起了长队,人流涌动。再次回到后服务舱,已经是半个多小时后了,鲍睿里面的衬衣早已黏在了后背上。
客舱部的张雨萌也是一名新晋乘务员。1月13日合肥因大雾而造成延误出港,她所执飞的MU6779合肥—广州的航班也在其中。航班起飞时间原定于早上的8点45分,在经历了长达5小时26分钟的地面等待之后,于14点26分顺利起飞。
延误期间,张雨萌一直安慰旅客情绪,一遍遍解答旅客闻讯,合理地将配备物资发放给旅客,尽量满足旅客的需求。旅客们虽然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天气转好的消息,但并没有对机组有一句催促、一声质问,所有旅客都很配合地在座位上等待,令人动容。航班起飞后,她和同事们还收获了意外惊喜——一封旅客手写的表扬信。
甄茂芹在打扫客舱卫生。
地服:
工作量增加两三倍连饭都没时间吃
来自东航安徽分公司地服部站坪分部的甄茂芹今年选择在岗位上过年。作为一名客舱保洁员,她的工作任务是打扫客舱卫生,以便飞机重新投入使用。
这是她在东航经历的第一个春运,今年春运人数剧增,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两三倍,最忙的时候同时来好几架飞机。作为班组长,甄茂芹既要看好航班动态,安排好组员,保障过站出港按时完成清洁工作,确保每一架航班不漏接漏送,有时候连饭都没时间吃。
值机柜台上,东航安徽分公司地服部戴李雪迪正忙着给旅客服务。她还记得,春运首日,柜台外出现了一名准备搭乘MU5476前往昆明的特殊旅客,这一位30岁左右的女聋哑人,事先不知道如何申请航空公司的特殊帮助服务,给她的乘机带来了诸多不便。
戴李雪迪热情地接待了这位特殊的旅客,并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带领她登上飞机。“无论是身体不便的老人还是迷路走失的孩子,我们的援助之手永远都在,让大家感受到‘真情服务’的温暖。”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通讯员 周悦
标签: